【廣東話稅務攻略】點樣利用稅務規劃減少稅務問題?精明慳稅你要知!
大家好!我哋成日講「死亡同稅務係人生兩大必然」,尤其喺香港呢個國際金融中心,稅務規劃更加係每個打工仔同生意人都要識嘅生存技能。今日就同大家深入淺出講解下 點樣利用稅務規劃減少稅務問題 ,等你可以合法合規咁慳到最多稅款!
1. 稅務規劃係乜嘢?點解咁重要?
「稅務規劃」其實就係喺法律允許嘅範圍內,通過合理安排財務活動,等你可以用最少嘅稅務負擔達到財務目標 。同「逃稅」唔同,稅務規劃係完全合法嘅,就好似你行路見到有條平路同斜路,梗係揀平路行啦!
咁點解稅務規劃咁重要呢?等我舉個實例你聽:
阿陳同阿李都係年收入$500,000嘅打工仔,阿陳乜都唔理,年年交足稅;阿李就識得利用MPF自願供款、慈善捐款等免稅額,結果阿李每年比阿陳少交成$20,000稅!十年落嚟就差成$200,000,夠俾首期買樓啦!
2. 香港主要稅種同基本免稅額
要做個精明納稅人,首先要了解香港嘅主要稅種:
- 薪俸稅 (即係我哋打工仔最關心嘅入息稅)
- 利得稅 (做生意嘅朋友要留意)
- 物業稅 (有樓收租嘅業主小心)
- 印花稅 (買賣樓宇股票都要計)
2023/24課稅年度嘅基本免稅額:
- 基本免稅額 :$132,000(人人有份)
- 子女免稅額 :每個$120,000(仲有出生年度額外$120,000)
- 供養父母免稅額 :$25,000-$50,000(視乎父母年齡同是否同居)
- 強積金供款 :最高$18,000自願供款可扣稅
- 慈善捐款 :不少於$100,上限為應評稅收入嘅35%
記住 :呢啲免稅額唔會自動計俾你,要你自己主動申報㗎!
3. 打工仔必學6大慳稅妙招
3.1 MPF自願供款(稅務扣減神器)
「強積金可扣稅自願供款」(TVC) 係近年最Hit嘅慳稅方法,每年最多可以供$60,000,而且全數可以扣稅!計計數先:
如果你係高收入人士(假設稅率17%),每年供足$60,000 TVC,即時慳到$10,200稅款!仲未計MPG長遠嘅投資回報添!
精明貼士 : - 可以選擇一次過供款或每月供款 - 不同MPF基金嘅收費同表現差好遠,要比較清楚 - 提早提取會有罰款,當係長期儲蓄規劃就最啱
3.2 善用慈善捐款
捐錢做善事又可以幫人又可以慳稅,真係一舉兩得!但要留意:
✓
必須捐俾認可慈善機構
(稅務局網站有列表)
✓
單次捐款不少於$100
✓
保留收據至少6年
✓
上限為應評稅收入嘅35%
實用例子
:
阿Pat年薪$600,000,捐$50,000俾慈善機構,可以慳到$8,500稅(假設用標準稅率計)!實際支出其實只係$41,500,真係好抵!
3.3 進修開支扣稅
香港政府鼓勵終身學習, 每年$100,000進修開支可以扣稅 !包括:
- 大學課程
- 專業考試(如ACCA、CFA)
- 職業訓練局課程
- 甚至外語班都得!
重點 :課程必須與你現時或將來嘅職業有關,報讀化妝班如果你係會計師就可能唔得啦!
3.4 供養父母/祖父母
香港人孝順真係有著數 !供養55歲以上父母或祖父母可以申請免稅額:
- 同住 :每位$50,000
- 唔同住 :每位$25,000
- 傷殘父母 :額外$50,000
注意事項 : - 父母收入必須少於$132,000 - 必須有實際供養事實(最好keep轉賬記錄) - 兄弟姊妹可以協商由邊個申報
3.5 購買年金產品
政府為鼓勵退休儲蓄, 合資格延期年金(QDAP)保費每年最多$60,000可扣稅 !好處係:
- 強制儲蓄,退休有多筆穩定收入
- 即時慳稅
- 部分產品保證回報
但要小心 : - 比較不同產品嘅收費同回報 - 通常要供款5-10年 - 提早退保會有損失
3.6 居所貸款利息扣稅
有供樓嘅朋友要特別留意 !每年最多可以扣減$100,000居所貸款利息,最多申報20個課稅年度。
慳稅秘技 : - 夫妻可以選擇由高收入一方申報 - 如果轉按或加按,記得更新資料 - 出租物業唔可以用呢項扣減
4. 生意老闆必知稅務策略
4.1 開有限公司 vs 無限公司
開公司時就要諗稅務問題 :
| 比較項目 | 有限公司 | 無限公司 | |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 | 利得稅率 | 首$2M盈利8.25%,之後16.5% | 標準15% | | 責任 | 有限 | 無限 | | 行政成本 | 較高 | 較低 | | 適合對象 | 業務規模大、風險高 | 小型生意、自由職業者 |
專家建議 :生意初期可以先用無限公司,等盈利超過$2M先轉有限公司慳稅。
4.2 老闆支薪vs股息
有限公司老闆可以選擇:
- 支薪 :要交薪俸稅,但公司可以扣減開支
- 派股息 :唔使交薪俸稅,但公司稅後盈利派發
最佳策略 :合理組合兩者,例如支薪到免稅額水平,其餘派股息。
4.3 合理報銷生意開支
可以扣稅嘅生意開支包括 :
- 辦公室租金
- 員工薪金
- 業務相關差旅費
- 宣傳廣告費
- 專業服務費(如會計、法律)
但要注意 : - 必須完全及純粹為產生利潤而支出 - 私人用途部分唔可以扣減 - 要保留單據至少7年
4.4 資產折舊免稅額
購買機器、設備等業務資產,可以申請折舊免稅額:
- 初期免稅額 :60%成本
- 每年免稅額 :餘額10-30%(視乎資產種類)
聰明做法 :將大額購置分散不同稅務年度,充分享受免稅額。
5. 高資產人士進階稅務規劃
5.1 成立家族信託
資產超過$10M嘅人士可以考慮 :
- 將資產轉入信託,避免遺產糾紛
- 靈活分配收益俾家庭成員
- 部分情況可以延遲或減少稅務
但要小心 : - 設立成本高(通常$50,000起) - 需要專業律師及會計師協助 - 近年稅務局加強審查
5.2 離岸公司架構
跨境業務或投資者常用 :
- 利用香港與其他地區嘅稅務協定
- 推遲或減少預扣稅
- 但要符合經濟實質要求
重要提示 :CRS(共同匯報標準)實施後,離岸資產資訊會自動交換,必須合法合規!
5.3 保險產品規劃
人壽保險可以帶來稅務優勢 :
- 保單收益通常免稅
- 部分產品可以抵押融資
- 財富傳承工具
但要注意 : - 比較產品成本及回報 - 長期持有效果更佳 - 需要專業理財顧問協助
6. 稅務規劃常見錯誤
6.1 漏報免稅額
最多人犯嘅錯誤 !稅務局唔會主動提你有咩免稅額可以用,常見漏報項目:
- 慈善捐款
- 進修開支
- 父母免稅額
- 自願醫保
解決方法 :每年報稅前整理全年單據,用稅務局嘅計算機預先計數。
6.2 混淆免稅額與扣稅額
重要區別 :
- 免稅額 :直接減少應課稅收入(如基本免稅額$132,000)
- 扣稅額 :減少應繳稅款(如TVC、年金等)
舉例 : $50,000免稅額對邊際稅率15%人士值$7,500;而$50,000扣稅額直接減少$50,000應稅收入。
6.3 忽略時間價值
稅務規劃要趁早 :
- 免稅額唔會累積,今年唔用就冇
- 部分扣稅項目(如居所利息)有年數限制
- 複利效果下,早慳嘅稅款可以再投資
6.4 過度規劃引致風險
慳稅都要合理 :
- 避免純粹為慳稅而做唔划算嘅投資
- 唔好虛報開支,稅務局抽查好嚴
- 複雜架構可能帶來額外行政成本
7. 未來稅務趨勢你要知
7.1 電子化報稅成主流
稅務局大力推動電子報稅, 2023年起更多人士必須電子報稅 ,好處係:
- 自動計算免稅額
- 減少人為錯誤
- 提早收到退稅
7.2 反避稅條例收緊
國際社會打擊避稅,香港都跟隨:
- 移轉定價文件要求
- 受控外國公司規則
- 稅務透明化趨勢
7.3 綠色稅務優惠
為配合碳中和目標,預計會有更多環保相關稅務優惠:
- 電動車免稅延續
- 綠色建築扣稅
- 環保技術投資抵免
8. 專業建議:何時需要請稅務顧問?
雖然基本稅務規劃可以自己來,但以下情況建議請專業人士:
- 年收入超過$2M
- 擁有跨境收入或資產
- 經營複雜業務架構
- 涉及大量資產轉移
- 收到稅務局查詢
請顧問嘅成本通常為節省稅款嘅10-20% ,但可以避免嚴重錯誤同罰款。
總結:稅務規劃行動清單
最後俾大家一個 即時行動清單 ,等你可以立即開始慳稅:
- [ ] 整理今年所有稅務相關單據(捐款、進修、醫療等)
- [ ] 檢查MPF供款,考慮增加TVC
- [ ] 評估是否符合供養父母免稅額
- [ ] 計劃下年度嘅進修或慈善捐款預算
- [ ] 預約銀行或理財顧問了解年金產品
- [ ] 如果有生意,檢視公司架構是否最慳稅
- [ ] Bookmark稅務局網站,定期查看最新政策
記住, 稅務規劃係全年活動,唔係等到報稅先做 !越早開始規劃,慳得越多。希望呢篇攻略可以幫大家精明慳稅,等辛苦賺來嘅錢可以留多啲俾自己同家人!
如果覺得有用,記得share俾身邊嘅朋友,等大家都成為精明納稅人! 有咩問題歡迎留言討論,我會盡量解答大家~